
加齡臭不只是年齡增長的問題,而是代謝變化的警訊。40歲後,皮脂與2-壬烯醛(2-Nonenal)的氧化反應是主因。荷爾蒙減少、抗氧化能力下降、飲食習慣(紅肉、高鹽、精製碳水化合物)與代謝疾病都會加重體味。改善方法包括增加抗氧化食物(深色莓果、綠茶、Omega-3)、規律運動(每週150分鐘有氧+肌力訓練)及壓力管理。與一般體臭不同,加齡臭需從內部代謝改善,而非僅靠清潔。重視體味改善等同提升整體健康,透過全面提升代謝,有效預防和管理加齡臭問題。
閱讀全文年紀越大自然就會體味重、加齡臭?小心代謝問題找上門!
膝蓋退化性關節炎如何運動?游泳是最佳選擇!退化性關節炎常見於中老年人、女性、肥胖者、重複性勞動者及曾有關節損傷者,成因包括年齡增長、關節負荷過重、過度使用與運動傷害、基因與遺傳因素及其他疾病影響。水中運動對關節炎患者有三大好處:浮力減輕關節壓力、水阻力有助肌力訓練、水溫舒緩僵硬與疼痛。建議選擇自由式或仰式,避免蛙式和蝶式。游泳不僅適合關節炎患者,也適合手術後復健者、初學者、肥胖者及慢性疼痛者。透過適當游泳,有效緩解症狀,延緩關節退化,提升生活品質。
閱讀全文膝蓋退化性關節炎怎麼運動?試試看下水游泳吧!
運動禁藥防治全攻略:了解國際規範與風險
運動禁藥規範於1960年代正式受到國際重視,1968年冬奧會首次公布運動禁藥清單。常見運動禁藥類別包括類固醇、促紅細胞生成素、生長激素、興奮劑及利尿劑,這些運動禁藥雖能提升運動表現,但伴隨嚴重副作用。以游泳界的曲美他嗪運動禁藥案例為警示,運動禁藥問題普遍存在於競技體育中。台灣缺乏運動禁藥管理法規與隊醫制度,運動員須自行加強運動禁藥知識,就醫用藥時格外謹慎,避免誤食運動禁藥影響比賽資格。林杏青醫師從專業角度分享運動禁藥防治策略,提供運動員全面保護。
閱讀全文運動禁藥有哪些分類?淺談台灣運動禁藥的相關規範
五十肩(冰凍肩)是常見肩部疾病,特徵為疼痛和多方向活動受限。雖然平均發作年齡約55歲,但任何年齡都可能發生,尤其女性和糖尿病患者風險較高。其成因包括慢性疲勞、舊傷、退化及各式炎症,可能導致肩峰下纖維化、關節囊增厚等病理現象。治療方式多元,包括藥物、注射及物理治療。徒手運動如鐘擺運動、爬牆練習和肩膀內外轉伸展,可有效改善症狀,加速康復過程。及早診斷和適當治療是關鍵。
閱讀全文肩膀痛卡卡怎麼辦?淺談五十肩症狀與運動治療
1940年代,當女性被期望保持「嬌弱」形象時,Abbye "Pudgy" Stockton卻以驚人的力量表演和健美身材成為「肌肉海灘女王」。她不僅在媒體曝光、撰寫專欄,還開設了美國首家女性專屬健身房,並組織了首次獲認可的女性舉重比賽。Pudgy證明女性可以既強壯又優雅,為現代女性健身運動鋪平道路,她的遺產影響至今,徹底改變了世人對女性健身與力量訓練的看法。
閱讀全文突破時代的眼光:女性健身傳奇Abbye Pudgy Stockton 的故事
重量訓練對肺腺癌患者的恢復與生活品質具有顯著益處。研究證實,適當的運動訓練能夠改善肺腺癌等癌症後遺症如焦慮、憂鬱、疲勞和身體機能。對肺腺癌患者而言,訓練可提升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峰值耗氧量,這是長期預後的重要指標。肺腺癌患者的訓練規劃應考慮手術部位、用藥史和合併疾病,並依階段漸進調整。阻力訓練可改善肺腺癌患者的身體組成,而有氧訓練則增強心肺功能。在專業指導下,肺腺癌患者透過科學化的重量訓練,不僅能加速康復,更能提升整體生活品質和健康水平。
閱讀全文肺腺癌後如何恢復?癌後訓練可以這樣做
肌腱是由強韌的I型膠原蛋白組成的結締組織,能高效傳遞肌肉力量至骨骼。其平行排列的纖維束結構與共價交聯賦予肌腱優異抗拉強度,猶如彈簧般儲存釋放能量。適當運動訓練可增強肌腱強度與剛性,而過度負荷則可能導致肌腱病變。肌腱對拉力承受能力最強,對剪力最弱。特有的黏彈性質使肌腱保護肌肉骨骼,而應力遮蔽效應則影響肌腱病變發展。了解肌腱特性對臨床治療與運動訓練至關重要。
閱讀全文人體的肌腱是什麼?可以像練肌肉一樣變粗?
更年期是女性邁入中年的重要生理階段,伴隨雌激素下降帶來諸多身心變化。本文深入探討更年期三大健康風險: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和自律神經失調,並提供科學化的運動建議。研究顯示,規律的肌力訓練不僅能預防骨質流失,還可平衡自律神經、強化心血管功能。需要注意的是,運動計畫應考量個人身體狀況,建議先諮詢專業醫師評估,再由專業教練規劃適合的訓練方案,循序漸進達到健康管理目標。
閱讀全文更年期症狀不用怕 肌力訓練幫你迎戰後半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