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銀髮族適用

肩膀痛卡卡怎麼辦?淺談五十肩症狀與運動治療

骨盆底肌位置 3
五十肩(冰凍肩)是常見肩部疾病,特徵為疼痛和多方向活動受限。雖然平均發作年齡約55歲,但任何年齡都可能發生,尤其女性和糖尿病患者風險較高。其成因包括慢性疲勞、舊傷、退化及各式炎症,可能導致肩峰下纖維化、關節囊增厚等病理現象。治療方式多元,包括藥物、注射及物理治療。徒手運動如鐘擺運動、爬牆練習和肩膀內外轉伸展,可有效改善症狀,加速康復過程。及早診斷和適當治療是關鍵。
閱讀全文肩膀痛卡卡怎麼辦?淺談五十肩症狀與運動治療

肺腺癌後如何恢復?癌後訓練可以這樣做

截圖 2025 02 28 下午3.19.46
重量訓練對肺腺癌患者的恢復與生活品質具有顯著益處。研究證實,適當的運動訓練能夠改善肺腺癌等癌症後遺症如焦慮、憂鬱、疲勞和身體機能。對肺腺癌患者而言,訓練可提升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峰值耗氧量,這是長期預後的重要指標。肺腺癌患者的訓練規劃應考慮手術部位、用藥史和合併疾病,並依階段漸進調整。阻力訓練可改善肺腺癌患者的身體組成,而有氧訓練則增強心肺功能。在專業指導下,肺腺癌患者透過科學化的重量訓練,不僅能加速康復,更能提升整體生活品質和健康水平。
閱讀全文肺腺癌後如何恢復?癌後訓練可以這樣做

更年期症狀不用怕 肌力訓練幫你迎戰後半人生

骨盆底肌位置 5
更年期是女性邁入中年的重要生理階段,伴隨雌激素下降帶來諸多身心變化。本文深入探討更年期三大健康風險: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和自律神經失調,並提供科學化的運動建議。研究顯示,規律的肌力訓練不僅能預防骨質流失,還可平衡自律神經、強化心血管功能。需要注意的是,運動計畫應考量個人身體狀況,建議先諮詢專業醫師評估,再由專業教練規劃適合的訓練方案,循序漸進達到健康管理目標。
閱讀全文更年期症狀不用怕 肌力訓練幫你迎戰後半人生

女性更年期尿失禁困擾!肌力訓練可以改善嗎?

骨盆底肌位置 4
女性更年期常見尿失禁困擾,台灣停經後女性約三分之一有此問題。造成尿失禁主要原因來自荷爾蒙下降導致骨盆底肌無力,以及懷孕生產造成的創傷。骨盆底肌是重要的支撐結構,負責控制排尿、穩定骨盆等功能。凱格爾運動是最有效的改善方式,但需要注意正確姿勢:包括準確找到目標肌群、維持適當的收縮放鬆時間,以及規律練習。透過專業醫療協助與持續運動,大多數女性都能改善尿失禁問題,重拾健康生活品質。
閱讀全文女性更年期尿失禁困擾!肌力訓練可以改善嗎?

【新加坡電視台|CNA INSIDER】專題報導|千禧世代企業家助長輩們投資健康

截圖 2025 02 18 下午5.06.11
練健康創辦人黃元杰因親身經歷阿嬤臥床離世,深刻體認重量訓練對中高齡健康的重要性,於六年前創立品牌。自2020年起,練健康開創性地舉辦「聖誕老人硬舉大賽」,成為全球首個專為中高齡族群舉辦的硬舉賽事,展現「健康是練出來的」理念。近期,新加坡CNA媒體團隊特地來台採訪報導,聚焦台灣在推廣中高齡重訓的創新作為。練健康期望以台灣為起點,將長者重量訓練的價值與重要性推廣至亞洲,甚至全球,為高齡化社會帶來正面影響。
閱讀全文【新加坡電視台|CNA INSIDER】專題報導|千禧世代企業家助長輩們投資健康

【華視|新聞高峰會】專訪健力媽媽唐玉珍

截圖 2025 02 17 中午12.09.26
每年練健康舉辦聖誕老人硬舉大賽都不缺席的健力媽媽唐玉珍來了!55歲時罹患腦癌,開刀後不僅喪失吞嚥功能,多數時候也只能以輪椅代步,但是兒子不願放棄,努力鼓勵媽媽投入重量訓練,希望可以減輕媽媽的身體負擔之外,還能幫助復健! 努力有了成果,唐玉珍從無法自主呼吸、長期臥床,到靠著槓鈴和毅力重建身體機能,更成為台灣首位健力三項比賽的腦癌患者。來看看健力媽媽唐玉珍的專題報導吧~!再一次感受他和兒子AT共同舉起的生命重亮!
閱讀全文【華視|新聞高峰會】專訪健力媽媽唐玉珍

65歲男突劇烈胸痛昏迷 關鍵搶救成功助撿回一命

433940 M
主動脈剝離是主動脈內層發生撕裂破損,導致血流造成內外層血管壁分離的危急症狀。若未及時治療,48小時內死亡率高達50%。此症常見於50歲以上男性、高血壓患者,當左胸出現劇痛並延伸至手臂時,應立即就醫治療。天冷血管收縮容易使血壓飆高,增加發病風險。雙和醫院心臟外科指出,主動脈為身體最主要血管,一旦剝離可能導致重要器官缺血壞死。預防方法包括控制三高、戒菸、限酒、規律運動,若出現劇烈胸痛、背部或腹部疼痛,應把握黃金搶救時間就醫。
閱讀全文65歲男突劇烈胸痛昏迷 關鍵搶救成功助撿回一命

練低重量訓練也能讓肌肉成長?協助復健的有效方案!

Pexels Leonardho 1552252
血流阻斷訓練法專為無法進行高強度重訓的人所設計。透過在肢體近端綁上加壓帶,配合低強度運動(20-30% 1RM),即可達到類似高強度訓練的效果。這項源自1960年代日本的訓練方法,不僅適用於復健患者,對運動員也有顯著成效。研究證實,它能有效增加肌肉量、提升肌力,特別適合術後復健、慢性病患者及老年人。相較傳統重訓,血流阻斷訓練更能減緩關節疼痛,降低受傷風險。在專業指導下,這種訓練方法既安全又有效,為肌力訓練開創新的可能性。
閱讀全文練低重量訓練也能讓肌肉成長?協助復健的有效方案!

「人間重晚晴」名師吳岳投入肌力訓練 享受有品質的晚年

螢幕擷取畫面 2025 02 13 174228
面對2025年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補教界知名品牌「吳岳國文」創辦人吳岳,以親身經歷分享重量訓練對銀髮族的重要性。在練健康的專業指導下,他體驗到肌力訓練為晚年生活帶來的正向改變:不只體力提升,整個人更顯神采奕奕。吳岳強調,透過規律的重量訓練,長者能維持自主活動能力,不必過度依賴子女照顧,活出精彩自在的樂齡生活。這正是他對女兒的愛與承諾,也是他希望能影響更多銀髮族朋友的心願。
閱讀全文「人間重晚晴」名師吳岳投入肌力訓練 享受有品質的晚年

生活中活動越來越沒力?肌力流失和死亡率、失能息息相關!

31517720 M
肌少症不僅會導致骨質疏鬆,更會增加跌倒風險、降低基礎代謝率,並提高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風險。研究顯示,40歲後每十年流失8%肌肉量,到70-80歲時僅剩30歲時的60-80%。造成肌力下降的五大原因包括:45歲後肌肉萎縮、第二型肌纖維流失、肌肉質量下降、神經肌肉變異,以及影響肌肉收縮的化學物質減少。預防方法主要是進行肌力訓練,特別是10-12RM的高強度重量訓練,可以強化第二型肌纖維。研究證實,持續運動的長者即使到70歲,肌力表現也可能與30歲相當,證明預防肌少症永遠不嫌晚。
閱讀全文生活中活動越來越沒力?肌力流失和死亡率、失能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