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踝怎麼好了又痛?教你如何踏上扭傷復原之路

編輯/魏琪芳(大衛編)

腳踝扭傷幾乎是最常見的運動傷害之一,尤其常見於籃球運動,也就是俗稱的「翻船」。大家在當下冰敷之後,後續還會採取哪些治療方式?以及重回場上之前會做哪些幫助復原的訓練?每一個階段該注意的事情都不一樣,讓我們來看看吧!

認識腳踝疼痛的分級

輕微扭傷:輕微腫痛,大部分還可以行動與負重,撕裂傷要在顯微鏡下才看得到。用手去移動腳踝時,不會有不穩定感。

中度扭傷:中度腫痛,會有部分韌帶撕裂,大部分無法行走與負重。醫生用手移動腳踝時,會有不穩定感。

重度扭傷:非常腫痛!韌帶完全斷裂,無法行走與負重,用手搬動腳踝會很不穩定,因為少一條韌帶,建議一定要送醫檢查骨頭和韌帶。

患部的初步辨認

除了重度扭傷的情形之外,以下兩個區域如有疼痛感,也建議要先照X光檢查確認狀況:

  • 一、腳踝根部內外側的地方,也就是脛骨的位置,包括脛骨前後肌以及屈拇長肌的位置。
  • 二、往腳尖延伸的跗骨位置,以及在更往前的蹠骨邊緣。

上述兩個區域如果有疼痛的症狀,也相當建議先去照X光檢查,確認骨頭的受傷情形。

腳踝扭傷需要注意骨頭受傷之外,常見的狀況如翻船,容易讓外側的前距腓韌帶以及內側的三角韌帶受傷,因此韌帶的受傷狀況也需要謹慎的注意。

扭傷後的緊急處理

如果是輕度與中度扭傷,受傷的當下可以先拉緊鞋帶做固定,之後冰敷。受傷後的3-7天是急性期,此時可以多做幫助消腫的動作,像是躺著將腳抬高,幫助血液循環,還有在不過度疼痛的範圍內進行腳步勾踩的動作,透過小腿肌肉收縮和擺拉的方式,消除局部組織的腫脹,目的也是為了保持活動度。

此外,還可以進行側躺的屈膝髖關節外展,此動作會使用到臀中肌,接著沿著髂脛束,連到腓骨和長短肌,讓筋膜鏈的長度縮短,因為腳踝扭傷(翻船)時,大多是發生在筋膜鏈伸長的時候,如此可以幫助舒緩。

盡量不改變動作模式

保持耐心、細心,復原通常不是問題,最常見、麻煩的是扭傷的那隻腳未來再度扭傷的機率常常會比較高。主要原因是大腦潛意識使用身體的方法改變了,也就是身體地圖變化的概念。

身體部位一旦受傷,大腦為了保護患部,會自動改變原本的動作方式,因此本來習慣的行爲模式會漸漸被改變。像是腳踝扭傷之後,大腦為了保護受傷的那隻腳踝,會改變走路、跑步的方式,同時也會逐漸增加膝蓋的作用,但是這樣反而會造成膝蓋壓力增加,這就是身體地圖因為受傷導致動作模式改變的常見現象。

復健訓練幫助維持生活行為

為了解決這個現象,建議在腳踝扭到後數天,消腫後且不會那麼痛的情況下,在能忍受的程度內轉動、活動腳踝。隨著復原的過程,進入到不痛的階段時,可以練習單腳穩定訓練,例如單腳站、閉眼單腳站等,這些都有助於鍛鍊本體感覺和幫助大腦更新身體地圖。

那麼常見的復健訓練還有哪些呢?除了上述提到的單邊訓練之外,踏上階梯或是有一點高度差的位置,將後腳跟懸空,然後進行踮腳的伸展,此時要注意腳掌務必往前,不要往外翻。這個離心訓練可以伸展到阿基里斯腱和小腿肌,幫助小腿肌加強,也是恢復腳踝扭傷的簡易訓練!

為了順利回到球場或是進行更多運動,一定要注意扭傷後經過一些時間後不痛,不代表完全復原,事實上這時候大約只好了八到九成左右,這時多做些復健訓練、運動訓練,再慢慢增加場上運動的強度會比較好。

伸展與訓練的影片請參考下方練健康鄭宇劭物理治療師的教學!更多訓練資訊與方法,歡迎來到練健康獲得更多幫助!

宇紹自己也有腳踝扭傷恢復日記大家也來看看吧!

參考資料:

  • 好痛痛醫療資訊站著:《好痛痛——醫師、物理治療師、教練聯手救治你的運動傷害》(台北市:深石數位,2019)。
  • 工藤慎太郎編著,李依珊譯:《運動障礙的物理治療評估政策》(新北:楓葉社,202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