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齡族群訓練要精確選擇配置及選擇運動處方,才能實現效益最大化。今天要跟大家介紹四種對中高齡訓練相當有益的槓鈴訓練!包括蹲舉、硬舉、推舉,以及臥推,這些都是能夠訓練到整體身體、肌肉結構的運動模式,同時也符合人體自然的生活動作模式。槓鈴訓練就是在對抗病態老化時,真正簡單又高效的訓練。

中高齡運動處方的絕佳選擇:簡單又高效的槓鈴訓練

肌力訓練如何對抗病態老化?以病態脂肪、糖尿病為例
高強度的全面性肌力訓練可以改善病態性脂肪與糖尿病!肌力訓練對於燃脂、減脂的效果能夠更加有效且持續,減少不好的內臟脂肪,同時減低炎症發生的機率,讓發炎物質遠離身體。肌力訓練也可以改善胰島素阻抗表現型,讓血液中過多的葡萄糖能更快移除,大大幫助糖尿病的朋友!

所有人都需要的全面性肌力訓練!不讓肌少症找上門
肌肉老化主要的特徵之一為萎縮高功率的快縮肌(II型),這是中高齡族群常常沒力的原因,也就是肌力流失,流失並不是真的不見,而是沉睡在身體當中。透過肌力訓練的刺激,可以喚醒肌肉,這時需要的就是全面性的肌力訓練,而非進行大量的耐力訓練,因為肌力訓練其實同時也可以訓練到耐力。

怎麼運動?如何設計?運動處方的安全性與劑量配置
擁有準確的「運動處方」才能設計出專屬的運動方式。本文要跟大家談談運動處方與訓練的關係,首先是一般的基本準則(包含安全、廣泛的治療窗口、全面性、具體且有效的對抗病態老化表現型、簡易),再來是進階的訓練變項,最後則是簡要跟大家談談運動、練習、訓練的差異。

「運動醫療」是治療嗎?六大健康好處帶你看
面對病態老化,運動醫療才是最有效低成本的選擇,包含肌肉骨骼的加強、心血管疾病改善、新陳代謝變好、細胞更健康、神經協調,以及很重要的心理健康。為了解決病態老化看病吃藥只是解決表面的痛苦,但運動是預防疾病的發生,也是為自己負責,避免病態老化,造就越練越健康的身體。

什麼是代謝症候群?瞭解病態老化五大症狀
病態老化是一段過程,包括內臟型肥胖、胰島素阻抗與高血糖、高血壓、發炎反應、血脂異常等代謝症候群,都是造成身體老化的因素,另外,肥胖也是重要的警訊。從肌肉減少、骨質疏鬆,再到整體身體機能不斷衰弱,最後必須依靠藥物不斷治療表面疾病。

基因型?表現型?及早運動幫助解決病態老化
生物的基因型(genotype)與表現型(phenotype),是依據DNA中的遺傳指令決定,但是表現型卻可能因為後天的種種外在因素而發展出不同的模樣!像是基因一模一樣的同卵雙胞胎,出生後隨著各自不同的人生發展,例如運動習慣與生活狀態,都可能會導致截然不同的表現型。

一起幫86歲王阿公加油吧!—中風後訓練進步史
這是86歲的王阿公,因爲曾經中風,走路容易不穩需要攙扶
因此宇劭教練常藉由跨欄、踏步等等訓練,增加他日常生活的行走能力。
在阿公越來越進步後,接著便帶阿公練習六角槓硬舉,增加阿公的肌力和信心!
希望藉由阿公的影片,鼓勵所有正在努力訓練的你,會猶豫不決的你,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會是你成長的足跡!💪🏻
也讓我們一起給阿公一點鼓勵吧!🥰🥰
🧑🏻⚕️備註:特殊族群訓練前需請醫療專業人員評估後方可訓練哦!

【👴🏻85歲陳大哥,靠訓練改善腰痠及下蹲困難🔥】
這位是85歲的陳大哥,(是不是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
剛開始表示,自己常腰痠,且蹲不太下去;
訓練初期,庠甫教練發現陳大哥的骨盆不太會移動,因此便帶一些躺姿、路姿,循序漸進到橋式和其他臀部訓練,提升臀、腿和核心力量,進而改善了腰痠狀況;
肌力和腰痠改善後,接著從有扶手的握把深蹲 讓大哥能扶著桿子深蹲,到現在能夠槓鈴
深蹲15公斤,#安全 和 #循序漸進,一直是讓陳大哥進步過程中我們一直留意的部分。
希望陳大哥在未來在庠甫教練的帶領下,能持續進步,穩健踏出自己的健康人生✨

脊椎側彎、駝背如何訓練?78歲許阿嬤完整評估與訓練菜單✨
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許阿嬤的訓練內容😊
許阿嬤今年78歲,為了改善走路沒辦法走很久和不穩定的狀況,兒子帶阿嬤來訓練✊🏼
以重量訓練協助阿嬤提升上樓梯的能力和安全性,維持脊椎直立進而改善脊椎側彎、也提升阿嬤走路的平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