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底肌位置 4

跑步會傷膝蓋嗎?5個方法讓你安心跑、不怕膝蓋壞掉

撰文/鄭宇劭(練健康總教練|物理治療師)

編輯/魏琪芳(大衛編)

你是不是也有這種煩惱——想開始跑步,卻總是被身邊的人提醒:「跑步很傷膝蓋耶!你不怕膝蓋爆掉?」明明只是想讓自己更健康一點,卻經常因為這些話擔心膝蓋,甚至被勸退?

或是當你有時候跑完步,膝蓋開始有怪怪的感覺,就懷疑是不是跑步真的會傷膝蓋,其實這樣的擔心一點也不奇怪。畢竟我們對跑步的印象,常常是一邊帶來健康,一邊又聽說它會「磨壞膝蓋」。但這樣的矛盾,真的成立嗎?

其實,只要方法正確,跑步不但不會「操壞膝蓋」,還能讓你越跑越強壯、越跑越自在。相關研究也早就證實——真正讓膝蓋出問題的,不是運動過度,而是長期不動、肌力流失與錯誤的運動方式。讓我們從跑步的好處談起,還有研究怎麼說,最後再告訴你五點安心跑步的策略!

你對跑步又愛又怕受傷害?跑步的好處無人能擋!

近年來,台灣的路跑活動變得非常盛行,每年平均舉辦超過 600 到 700 場賽事,吸引各年齡層踴躍參與。跑步確實帶來很多好處:

  • 生理方面:跑步能強化心肺功能、提升耐力,還能幫助控制體重。長期下來,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
  • 心理方面:透過跑步,我們能更認識自己的身體、培養自信,並在每一次挑戰中獲得成就感與成長。

但也正因為跑步時,膝蓋需承受約 4.5 到 7 倍的體重,有人擔心這樣的衝擊會「磨壞關節」。跑步甚至一度被貼上「膝蓋殺手」的標籤。

不跑步更傷膝蓋?看看研究怎麼說

2023 年的骨科醫學研究追蹤了 7,194 名跑步者6,947 名不跑步者。追蹤時間長達數年,並考量了年齡與性別比例(跑者平均年齡 56.2 歲,非跑者 61.6 歲)。結果顯示:非跑步者的膝蓋疼痛比例反而更高。

簡單來說,不是跑步傷膝蓋,而是不動讓膝蓋變脆弱。肌力不足、關節僵硬,才是造成膝關節不適的關鍵。那要怎麼跑步才能跑得更健康?下面教你五個要點!

五個策略讓你享受跑步又保護膝蓋

以下五個策略可以幫助你「跑得更安全、保護膝蓋」:

(一)控制體重,減少膝蓋壓力

體重越重,膝蓋負擔越大。維持健康體重,是減少膝蓋壓力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參考兩個常見指標評估自己的體重狀況:

  • 腰圍:
    • 男性超過 90 公分
    • 女性超過 80 公分
    • 超過上述數值,可能有腹部肥胖風險。
  • 體脂率
    • 男性超過 25%
    • 女性超過 32%
(二)選對鞋子,從足部開始保護膝蓋

不同足弓會影響你跑步時的受力方式,先了解自己的足型再挑鞋:

  • 正常足弓:內側有拱起,足弓的高度適中,站立時腳底與地面之間有明顯的空間。
  • 扁平足:足弓低或幾乎平坦。會造成足部內側壓力較大,進而將接觸地面所受的衝擊力上傳至膝蓋關節、下背等,造成不適的問題)
  • 高足弓:足弓較高,內側的拱起較明顯。可能導致腳掌前部和後跟承受較大的壓力,高足弓與地板接觸時,腳部緩衝能力較低,容易使足部受到的衝擊力,傳導至膝蓋關節造成運動傷害。

如果有足部相關疼痛問題,可以諮詢醫師及物理治療師是否需要矯正性鞋墊的輔助,調整足部受力狀態來改善疼痛原因。

(三)強化腿部與臀部肌群

大腿前側(股四頭肌)、後側(腿後肌群)與臀肌,是保護膝蓋的重要肌群。它們能分擔膝蓋壓力、增加關節穩定性,是跑步者的護膝「核心部隊」。

從簡單的動作開始練起,如:

  • 深蹲:加強股四頭肌
  • 分腿蹲:加強單邊肌力穩定度,以及後側肌群
  • 橋式:加強臀肌
(四)熱身與伸展不能少
  • 運動前:進行 5–10 分鐘的動態熱身(如抬膝、側跨步),提升體溫與肌肉反應力。
  • 運動後:靜態放鬆腿部、臀部與核心肌群,幫助肌肉放鬆、降低痠痛風險。
(五)逐步增加運動量,避免操之過急

跑步不該是一口氣衝刺目標,而是要尊重身體節奏,三點可以注意:

  • 逐步拉長時間與距離
  • 每週安排 1–2 天休息日
  • 身體不適就休息、不要硬撐

結語:讓膝蓋變強,而不是變脆弱

跑步從來不是膝蓋的敵人,錯誤的觀念與習慣才是。當你學會正確的方式、給關節足夠的保護與支持,你會發現——膝蓋其實沒那麼脆弱,反而能變得更強壯、更穩定。

別讓小誤會限制了你身體的潛力。如果你曾因為膝蓋擔心而遲遲不敢運動,或許現在就是一個重新開始的好時機。有任何問題,也歡迎諮詢專家如物理治療師、激勵與體能教練,一起跑得健康、跑得長久!

參考文獻

Dhillon J, Kraeutler MJ, Belk JW, Scillia AJ, McCarty EC, Ansah-Twum JK, McCulloch PC. Effects of Runn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 An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at Short-Term Follow-up. Orthop J Sports Med. 2023 Mar 1;11(3):23259671231152900. doi: 10.1177/23259671231152900. PMID: 36875337; PMCID: PMC9983113.

延伸閱讀


聯絡我們

課程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