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采薇ig影片封面 Amy

大學教授斜槓健力國手?!健力Q嬤李彩薇的訓練故事

撰文/初綵禎、編輯/魏琪芳(大衛編)

「兒子說我這把年紀需要練肌力,⋯⋯,其實還有一個原因是,我很愛吃!」

從地方開始,持續比賽到全國,最後入選成為國家健力代表選手。2022年代表國家參加亞洲健力錦標賽,不僅獲得63公斤級總和第一,還成為亞洲的紀錄保持人。最近的成績則是在2024年亞洲經典健力錦標賽再創佳績,維持一貫水準之外,又突破兩項新紀錄。更驚人的是,這位選手接觸健力僅僅三年多的時間!他就是來自台灣嘉義,現年63歲的李彩薇!

專攻健力的選手?不!是熱愛運動的中文系教授!

起初彩薇阿嬤只是單純認為「運動可以幫助身體健康」,因此她從30出頭就開始參與運動,從瑜珈到肚皮舞都接觸過,想找尋適合自己且可以長時間持續的運動。

她的職業需長時間站立,經多年累計導致她的膝蓋不太好,因此選擇了游泳。從此維持20幾年的習慣,每次腳不落地的游90分鐘。游泳老師曾看她游得慢,還發出要在水中倒立行走和她比賽呢!後來,因泳池關門大吉,加上兒子的鼓勵之下,彩薇阿嬤便開始接觸重量訓練。

美食的誘惑?游泳不再重訓來幫忙!

彩薇阿嬤捨棄了二十幾年的游泳習慣,全都是因為有一個很了解媽媽且同為教練的兒子楊孟穎。彩薇阿嬤以前都是空腹去游泳,她覺得這樣才會瘦,而兒子楊孟穎跟她說「來重量訓練的話,就可以放心地吃,不會胖!」,彩薇阿嬤一聽到可以放心吃,馬上就被說服!

開始接觸更多運動與身體能量運作的知識後,彩薇阿嬤才知道空腹運動其實幫助不大,因為在空腹狀態下,身體尚未將儲存在肝臟的肝醣轉換為可用的葡萄糖,這時運動可能會消耗肌肉,反而無法達到理想的運動效果。相對地,進行重量訓練後,在30分鐘內補充蛋白質,可以促進肌肉修復與增長。

運動之餘,彩薇阿嬤心中還藏有一個開始接觸重量訓練的原因--轉換對爸爸的思念之情。在兒子細心的指導下,彩薇阿嬤先從不易受傷的機械器材開始訓練,打好基礎,本來就有晨泳習慣的她,較容易接受重複的動作,一週四練,一次只練一個動作,花90分鐘都在同一台器材上。

重複的運動加上在器材上花上過多時間,健身房中的其他人起初對這位長輩沒有太多好感,還有人嫌他佔位置,但是隨著時間過去,大家都紛紛被彩薇阿嬤的毅力所感動,對他的態度也轉為敬重。

親子共練的健力之旅

「老年人練健力,最怕的是忘記動作。」為了避免媽媽因重訓受傷,李彩薇的兒子對她的要求極高、每個動作都要精準,連她自己訓練時,也會要求她錄影確保媽媽的動作無誤。訓練到後面李彩薇還會嫌棄兒子開給她的菜單太少,但兒子堅持必須維持一定的訓練量,因為擔心媽媽會過度訓練造成反效果。

由於彩薇阿嬤小時候曾跌倒導致腦震盪,成年後開始浮現了後遺症,常為偏頭痛所苦,同時也因為工作,需要天天穿高跟鞋及長時間站立,再加上連續懷孕三胎,導致小腿嚴重靜脈曲張。種種常見於職業婦女的身體病痛,在訓練之後有極大的改善。

收到訓練成效的Q嬤也提醒大眾,重量訓練有它的技巧在,需要注意正確的施力方式,「所以一定要有教練在旁協助指導、才不會受傷。」

從小事事不服輸!訓練比賽也要第一名!

李彩薇的媽媽說,Q嬤從小念書就不愛輸人,如果沒有考第一名,都不敢上床睡覺,而現在彩薇阿嬤把念書全力以赴的精神,都應用在健力運動之上。

2021年,Q嬤在國內的「亞洲亞太盃國手選拔M3 69公斤級」創新全國紀錄,拿下總和262.5公斤,包括蹲舉100、臥舉47.5,以及硬舉115。之後彩薇阿嬤便在隔年代表國家出賽。2022年Q嬤李彩薇代表國家到杜拜參加亞洲經典健力錦標賽,獲得蹲舉100kg、臥舉50kg、硬舉115kg,總合265公斤的成績。榮獲M3 69公斤級三項冠軍及總合冠軍,抱走四面金牌,打破紀錄,成為亞洲紀錄保持人!

後來在2024年,Q嬤持續進步!他在烏茲別克的亞洲經典健力錦標賽完成蹲舉103公斤、臥舉45公斤、硬舉118公斤、總和266公斤的紀錄,同樣拿下四面金牌,蹲舉、硬舉也突破亞洲紀錄,同時還獲得最佳舉者獎項。

彩薇阿嬤的人生新篇章

彩薇阿嬤用她的故事告訴我們,無論年紀多大,都可以勇敢嘗試新事物,並從中找到人生的全新可能,她從一位大學教授,到因為健力而蛻變的「台灣之光」,這一切源於他對健康的執著、對生活的熱愛,以及不服輸的精神。她以毅力和熱情面對挑戰,突破年齡與身體的限制,用行動證明,不論任何階段都可以重新開始,並創造無限可能。

告別數十年的教學生涯,但是彩薇阿嬤卻迎向她的人生故事新篇章,她對未來充滿期待,在退休後積極投入到健力訓練中,以自己的努力和成績,繼續為人生注入更多精彩。最後她鼓勵熟齡族找到自己喜愛且適合自己的運動,並且持之以恆、樂在其中,不論是什麼運動,久而久之一定可以看見其效果!

62歲教授國手李彩薇來了!一起來舉起不可能!

練健康團隊非常有幸能夠在2024年高雄水泉菁英盃親自訪問到健力Q嬤!趕快來聽聽彩薇阿嬤怎麼說他的健力心得吧!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聯絡我們

課程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