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背痛該怎麼辦?-最常被問的三個問題】
前言:
在這幾年面對下背痛的個案中,我最常遇到的三個問題分別為:
- 下背痛多久會好?
- 下背痛這段期間我可以做什麼?
- 彎腰會讓我受傷嗎?
📝
大部分下背痛的患者(90%)並沒有特定原因,可能與日常生活習慣、年齡與肌力不足有關。
比較常見導致腰痛的可能原因分類為以下三點:
1.肌肉骨骼問題
2.慢性健康狀況
3.其他嚴重疾病
大部分的人其實經歷下背痛後,如果保持活動,研究顯示很快都能恢復。
以下三個問題是我常回答的。
🙋下背痛多久會好?🙋
如果是急性下背痛,大部分根據我的臨床經驗為3-7天。
台灣就醫便利,如果擔心腰部的疼痛是否與結構或其他嚴重疾病(例如:癌症)有關。可以尋找骨科或復健科醫師診斷。而如果你有慢性疼痛(三個月以上)的問題,除了上述專科外,也可以找疼痛科醫師。
🙋下背痛這段期間我可以做什麼?🙋
1.保持活動:大量證據顯示保持活動可以恢復得更快並且避免演變成慢性疼痛。但是這邊要注意,如果是運動員,請把訓練強度與訓練量降低。一般人的話,盡量維持現狀。
2.保持正面:在經歷過背痛後,許多人會因為沮喪或害怕最後導致慢性疼痛或失能。
🙋彎腰會讓我受傷嗎?🙋
彎腰不會讓下背受傷。
不過彎腰會讓你更痛的話,請先不要做這個動作。但是不代表一輩子不能彎腰,脊椎的設計本來就可以做彎曲的動作,不是彎腰導致你受傷的。
📝
而下列是我搜尋到的由Bupa這家醫療保險公司委託澳洲醫療單位所做的衛教單內容。與我個人建議不太一樣,原因跟每個地方的醫療制度與醫療花費有關。
急性下背痛
自我照護原則
1.保持活動-建議保持日常的生活作息及運動習慣。
2.暫時避免舉重物-暫時避免直接拿起重物,如果有需要我的建議是蹲下去透過大腿與臀部肌肉協助你拿起物品。
3.運用冷熱敷緩解疼痛-透過冷熱敷來抑制疼痛和肌肉因為疼痛而痙攣。
4.保持正面-維持好心情或是深呼吸來調解的自我心情,也是對於疼痛有所改善。
5.按摩,整脊和針灸-如果真的痛到需要上述處置,建議尋找醫療單位進行以上處置。
而蠻多人都有背痛復發的經驗,根據研究最好的方式也是保持活動。然而該選擇哪些運動會比較好呢?
1.低衝擊性運動 例如:走路 腳踏車 游泳
2.肌力訓練 例如:阻力訓練
3.靈活度訓練 例如:太極 皮拉提斯 瑜伽
還有幾點建議:
1.保持好的姿勢-尋找最符合最省力的位置,通常是脊椎保持比較直立的位置。
2.避免久坐-避免在桌椅或沙發上維持過久的姿勢,通常建議30分鐘可以起來活動。
3.戒菸-尼古丁會阻礙身體的循環系統,減緩自然癒合機制。
4.保持飲食健康-保持良好的營養習慣,可以增進自然癒合機制。
5.睡得好-睡眠睡得好,可以增進自然癒合機制。
6.減輕壓力-減少內外在壓力,也可以增進自然癒合機制。
7.學習使用下肢力量提重物-透過學習不同的動作,提供動作多樣性。
8.尋找物理治療師處理疼痛-透過動作評估找出潛在的功能不足,提供訓練輔助功能不足。
參考網址:
作者:鄭宇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