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我們前往「師大力學實驗室」拍攝影片,有朋友在社群貼文底下詢問我們,想知道「離心訓練」、「離心動作」,以及「離心期」的差異。
更有網友於影片下方留言:「所以普通重訓自由重量的離心也能增加發力率囉?譬如深蹲下蹲。」藉此詢問自由重量的離心階段是否能增加發力率。
所以究竟「平時重量訓練中的離心階段」和我們在師大力學實驗室拍攝的影片 ── 最被低估的力量限制因素 中提到的「離心訓練」是不是一樣的東西呢?
其實,兩者是不一樣的喲!今天小編帶你一起來看!👀
離心名詞感覺都一樣?到底有沒有差!|「離心超負荷」與「離心段訓練」
上支影片的指是離心超負荷,意思是讓負荷超過我們肌肉可以承受的程度(大於1RM)並出全力抵抗它。跟一般重量訓練的離心階段,我們主動調節力量並不一樣,而這兩者分別是什麼呢?
離心超負荷
使用超過自身肌力水準 1 RM的重量進行訓練;訓練者並無法利用向心動作將重量抬起來,僅能試著抵抗重量,因為該重量大於訓練者肌肉能輸出的力量,故訓練者的肌肉會被迫拉長。也因離心超負荷的動作施作重量重,能帶給我們的神經系統非常大的刺激。
離心超負荷的好處
- 緩稱能力
預防緩衝時候的肌肉拉傷,練習離心控制的協調能力。 - 肌肥大
因負荷大於軟組織的強度,據說可對肌纖維造成較多的微小損傷,故部分人士認為,其可更加有效刺激肌肥大。 - 神經徵招
大重量可以徵招到較多的運動單元,訓練者的訓練重量會因此而獲得提升。
也因此,離心超負荷的訓練常見於追求力量表現的健力選手課表內,他們會特別訓練離心階段的支撐能力。常見的練法有如:單純的支撐、往下降。而不同的練法背後又存在著什麼差異呢?
「離心超負荷」與「離心段訓練」|原理、訓練方式介紹
離心超負荷原理
根據速度力量曲線,訓練者在離心收縮時能夠抵抗的重量,會比向心動作時能夠抬起的略重一點點。故利用這個特性,安排離心超負荷的訓練,在離心階段抵抗更高的重量。
部分研究也指出,在特定的角速度下,離心的抵抗對於發力率的提升是最有幫助的。如 「最被低估的力量限制因素」這部影片中,師大力學實驗室裡的「等速肌力儀」,就是針對發利率的提升相對安全的訓練儀器。
※ 等速肌力儀 運作原理:
儀器給予固定的角速度,讓其使用者盡全力去抵抗該力量。而儀器會根據使用者提供的力量多寡,給予相對應力的回饋。
離心段訓練|健身房巨巨的最愛
在健身房裡常見的訓練動作「二頭彎舉」── 是造就健身房巨巨們碩大無比二頭肌的關鍵動作,而其中「舉起後下放速度減緩」的小撇步,正是所謂的:離心段訓練!
其背後的目的是為了透過拉長離心段的動作時間,來增加肌肉在張力下的時間(Time Under Tension, TUT),和上述以超負荷為目的「離心超負荷」所強調的並不相同。
想知道更多關於離心訓練的資訊嗎?
歡迎收看以下的影片 🍿
你喜歡今天的分享嗎?
如有任何疑問,歡迎透過以下管道聯絡我們!
點我看完整文章:https://www.instagram.com/reel/C4c_LC6v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