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魏琪芳(大衛編)
今年八月的國際精彩賽事剛結束,世界各國的選手齊聚巴黎爭取榮耀,選手們不但帶來精彩的表現,也傳遞許多鼓舞人心的故事。他們在訓練的過程中,超越了自己的極限,還戰勝病魔勇敢迎向更多挑戰!羽球好手周天成在巴黎奧運前診斷出初期大腸癌,拳擊女王陳念琴也是在奧運前夕罹患淋巴癌,兩人都面臨一邊治療、復原,一邊備戰比賽的辛苦歷程,最後都在場上展現堅強的生命力與戰力。
及早發現治療癌症不再是惡夢
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的報告(2023)指出,110年罹患癌症的人數為12萬人,過去四年間的患病人數也大約落在11~12萬人左右,並且大約每4分鐘就有1人罹患癌症,顯示癌症仍然是不可小覷的疾病。其中,有超過8成集中在50歲以上,且70~79歲的人數有明顯增加,此外,癌症種類的前十名則是:肺癌、大腸癌、女性乳癌、肝癌、口腔癌、攝護腺癌、甲狀腺癌、胃癌、皮膚癌、胰臟癌。不過隨著醫療進步,還有定期檢測的政策越來越普及,癌症不再是絕望的世紀大魔王,只要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都有機會可以痊癒。
適當運動幫助對抗癌症
無論是有氧運動,還是阻力訓練(重量訓練),這些都是能夠幫助一般人提升免疫力以及改善身體素質預防疾病的運動方式,但是如果已經罹患癌症,身體通常會變得比平常虛弱,這樣可以進行運動嗎?
根據美國運動醫學學會(ACSM)的研究指出,適當的有氧運動和重量訓練不僅可以預防癌症,還能夠幫助抗癌。另外,歐洲大型規模研究(EPIC)也表示規律運動能夠降低20%罹患大腸癌和乳癌的風險。以運動的類別來說,有氧運動可以幫助提升心肺功能、新陳代謝,重量訓練則是幫助身體提升機能,進而增加身體的強度,不但能協助抗癌,也能避免癌症復發。此外,運動過程中在腦內產生的多巴胺更是能讓心情變輕鬆、降低心理壓力,提升抗癌的意志力與成功率。
癌症運動處方需謹慎評估
面對身體的各種狀況,如何安排運動方式與內容需要量身定做的「運動處方」,而癌症訓練當然也不例外!首先,還是建議需要先諮詢醫生的意見以確認身體的各項狀況,包括釐清病情的細節與訓練注意事項。如果是剛做完癌症手術、病情逐漸惡化,或是已經嚴重感染,這些情況下通常不建議馬上進行運動,除此之外,適當且經過評估的運動都可以考慮。
- 化療、電療期:如果身體較為疲憊,建議每日多次短時間運動,並且必須隨時注意運動狀況,另外,注意避免到容易感染的大眾運動場所運動。
- 癌後恢復期:諮詢專業的訓練人員(激勵體能教練、特殊族群專業教練等),訂定合適的運動計畫,持續、規律的加強身體素質,避免復發與持續增強身體能力。
【練健康學員案例】
面對癌後生活,儘管已經制服病魔,身體還是有許多不便之處,像是練健康學員慧茹阿姨,乳癌手術十分順利,但是術後手臂也發生無法順利舉起的狀況,加入運動的行列後,不僅改善身體的活動能力,還持續變得更健康、強壯。
阿姨告訴我們「與其存一大筆錢晚年住進養老村,不如拿來學習訓練,靠自己的力量改善健康,擁有能自主行動的銀髮生活~」
手術過後除了修養之外,肌肉組織的沾黏是最為重要的問題,術後無法順利回到生活日常的案例時有所聞,因此,經過評估並尋求專業教練制定合適的運動計畫相當重要!快來聽聽慧茹阿姨的訓練心得,以及見證阿姨的強健之旅吧!
參考資料:
- 國民健康署110年癌症登記報告
- 正在化療可以運動嗎? 癌症病人的運動處方解析
- 規律運動可降低20%罹癌風險!- 衛生福利部